- · 《建筑与文化》杂志社刊[10/30]
- · 《建筑与文化》编辑部征[10/30]
- · 建筑与文化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建筑与文化》投稿方式[10/30]
- · 《建筑与文化》数据库收[10/30]
- · 《建筑与文化》期刊栏目[10/30]
建筑可阅读丨工学院建筑:特定功能类别建筑与(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策划:范昕 应黎照寰校长之邀,老校长唐文治为本校工程馆落成撰写《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记》。唐校长在文中说:“维余平日之志愿,在造就中国之奇
策划:范昕
应黎照寰校长之邀,老校长唐文治为本校工程馆落成撰写《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记》。唐校长在文中说:“维余平日之志愿,在造就中国之奇才异能,冀与欧美各国颉颃争胜。……唯愿诸生朝于斯,夕于斯,钚规镕钧、锲而不舍,蔚成吾国奇才异能。”而交大的莘莘学子们没有辜负前辈们的厚望:1934届机械系学生钱学森正是在工程馆落成之后第一批“朝于斯,夕于斯”的有志学子之一。
雷士德工学院下设建筑、土木工程、机械、电器工程等课程,以孟子的“苦心志,劳筋骨”为校训。招生虽以华人学生为主,但与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一样,以全英文授课。
历史的交集:
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呈飞机型平面布局(摄影:杨伯荣)
工程馆建成之初设有机械、水力、金工、材料、电气、标本等各种实验室,上层设有教室、绘图室、演讲厅、仪器室、模型室、教授憩息室,集中包含了工程教学的各种需求,称得上当时上海最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工程教学楼。
在布局策略之外,工程馆的立面策略也反映了邬达克兼顾了宏大叙事与经济理性的两种诉求。邬达克在工程馆中,在面向校园中心方院西侧轴线的位置,设置工程馆主入口,并以此确定工程馆的中轴。主入口立面以密集的竖向混凝土仿石束柱作为装饰,并高出两侧立面的水平檐口。同时入口以叠涩凹砖加以强调。整个南立面立面做出对称布局,同时强调垂直性。穿过主入口门厅,则进入宁静的内院。门厅面向内院的一面,以三个哥特式尖券装饰。内院其余位置的立面则十分俭朴,注重功能性,具有工业建筑的特征。
雷士德工学院的建筑平面一如其学校管理制度,十分紧凑高效。建筑一层中轴后翼设置礼堂,两侧分设木工车间、工程车间、材料实验室、金属加工车间等教学用房。二层中间设办公室等。两翼设置机械实验室、电气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专业教室。三层中轴线设图书馆,后翼为带北向天光采光的制图室。两翼为教室及学生公共休息室、食堂等。四层则为教职工的公寓套房。其标志性的圆形拱券塔楼内部则为锅炉房。
雷士德工学院以伦敦大学的培养标准为范本,凭借充裕的资金、严格的规章制度与高效的管理架构以及紧密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土木、建筑、机械工程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和部分学科的领军人物,是近现代中国教育值得铭记的一段历史。它的校友被称为Lester Boy,代表人物包括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船舶工程专家顾懋祥、光学专家董太和、主持港澳工作的鲁平以及翻译家草婴等。
1933年,英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李赉博(Bertram Lillie)被任命为未来雷士德工学院院长。1934年2月,学校奠基,久泰锦记营造厂承造。同年10月竣工开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底,“国立上海临时大学补习班”成立。“补习班”设立在上海交大校舍,学生以交大沪校近700名学生为主体,也包括之前雷士德工学院就读的学生。1946年6月,“补习班”期满,原雷士德工学院的学生正式转入上海交通大学工学院就读。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主入口(摄影:冯立)
藏身于北外滩的雷士德工学院旧址(摄影:杨伯荣)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面向庭院的三个尖券入口(摄影:冯立)
在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落成的同时,公共租界中的虹口区域也正在酝酿一所对标英国工科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及雷士德工艺专科学校,简称雷士德工学院(Lester 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它的建设资金源自于亨利·雷士德的遗产。
将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与雷士德工学院建筑并置讨论,除了其接近的建筑年代、建筑风格与建造体系上的可比性之外,我们也可以藉以一探作为“工学院建筑”这一特定功能类别的建筑与文化价值。
而改扩建更新设计策略在以往对邬达克的建筑设计分析中,是一个忽视的点。其实,这一类型的项目更能表达邬达克将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事实上,邬达克的校园规划,即可看做为一次校园更新设计。邬达克开始设计之初,工程馆的基地上原有机械工厂、锅炉房、电子实验室、木工厂等若干处建筑。邬达克针对工程馆的布局策略是保留原有结构较好的机械工厂,拆除原有锅炉房、电子实验室、木工厂,以及机械工厂的水塔,同时新建二层体量,与原有机械工厂合成160米见方的方院建筑,并在东北角设置锅炉房。这一改扩建布局策略在满足了校园建筑宏大格局的同时,也兼顾了经济性。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网址: http://www.jzywhzz.cn/zonghexinwen/2022/0902/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