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筑与文化》杂志社刊[10/30]
- · 《建筑与文化》编辑部征[10/30]
- · 建筑与文化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建筑与文化》投稿方式[10/30]
- · 《建筑与文化》数据库收[10/30]
- · 《建筑与文化》期刊栏目[10/30]
建筑可阅读丨上海外滩源美丰大楼:可持续的建(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根据历史地图资料,美丰洋行建筑的底层主要功能是办公,包括通和洋行建筑公司曾在此处设办事处。此外,还有多家洋行、律师和会计事务所、烟草公司
根据历史地图资料,美丰洋行建筑的底层主要功能是办公,包括通和洋行建筑公司曾在此处设办事处。此外,还有多家洋行、律师和会计事务所、烟草公司、海运公司、地产公司、杂志机构等。美丰洋行的二层和三层为居住,建筑空间围绕内部的楼梯厅展开分布。
建筑首层为开放式艺术展示空间,二层为商业空间,三层及以上用于办公,地下一层为辅助用房。改造模式上美丰大楼采用了“新旧结合”的方式。南立面底部三层墙体与四层的三处山花为保留老墙,东立面底部三层墙体为保留老墙,两个立面四层以上为新建。保留墙体为高度15米、厚度51厘米的砖砌体墙体,门窗洞口上方为砖砌拱卷。对保留墙体通过墙体内植筋、墙体内侧新增120毫米厚细石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加固。北立面全部为新建。西立面六层以下与中实大楼相接,直接采用中实大楼的墙体,七层以上为新建墙体。四个立面在七层与十二层处均有退台。美丰大楼新建建筑外立面延续采用清水砖墙,这样既与老墙协调,同时与周边历史建筑相呼应,延续外滩源的历史风貌特色。
外滩源是上海近代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起点
美丰大楼尝试探索了上海城市历史建成环境中实施容积率奖励和转移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更新范式。美丰大楼是整体外滩源历史风貌街区建筑群中的一部分,街区内的每幢建筑在历史上都发生过或多或少的改建与加建。建筑师对待历史建筑给予了总体保留态度,以延续历史环境及其文化价值,同时开放街区内部广场空间,形成新的城市公共空间。
策划:周敏娴
责任编辑:邵岭
上海老旧建筑区域内部的公共空间,往往是封闭式的孤立状态。而美丰大楼作为洛克·外滩源建筑群的一部分,通过完善街道空间,开辟穿越街区内部的步行空间,鼓励融合商业、文化、娱乐与展览等复合功能等,串联成方便可达、安全舒适、动静结合、景观优美、系统完善的开放街区。
美丰大楼在保留原美丰洋行沿街立面的同时,存续了城市街巷肌理与历史风貌。对城市而言,道路关系与宗地尺度是其文脉与记忆的重要载体,而在美丰大楼项目中,若要新建一幢建筑,按照规范基地红线需以道路中心线为基准做出较大退让。保留东、南两片沿街外墙既可以守住历史建筑,同时保留了北京路历史街巷尺度。尽管局部收窄的道路给交通通行带来了些许不便,却留存了亲切宜人的街巷尺度,也使原本的历史氛围与城市记忆得以延续。
美丰大楼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形式,在逐层退台之后,以修长的姿态和非对称的平衡关系,成为外滩源天际线的新地标。基于整体改造策略,建筑师在原有空间场所营造出了全新的结构体系。老建筑内残损的砖木结构及其余外立面均被拆除,代之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实现“结构换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先以技术手段使保留墙体与原结构体脱离,并于砖墙内侧增设挡土墙及壁柱予以加固。此后,拆除建筑承重结构及楼面,于原址开挖新建筑基础及地下室,再与外墙基础搭接合并。
本文要介绍的外滩源美丰洋行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处。这种代表性,不仅体现在其早期的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今人对其所做的保护与修缮上。
外滩源美丰洋行始建于1897年,东临圆明园路和33号公园绿地,西靠虎丘路,北濒苏州河路,南达北京东路。与其相邻同处于外滩源区域的安培洋行大楼(1908年)、仁记洋行大楼(1908年)、业广地产大楼(1908年)等均由当时通和洋行(Atkins & Dallas)设计。
内街的开放,以及建筑底层的可穿越设计,使街区的内部经络得以贯通,一幢幢孤立的历史建筑被向内织补起来,又向外融入城市之中。据1947年出版的《上海行号路图录》所载,开放街区内的空间原本曾为犹太教堂门前的阿哈龙广场,其南侧原有一条联系圆明园路与虎丘路的狭小巷弄。公共空间的再度开放延续了历史上的场所记忆,新的尺度各异的广场空间形成了街区空间的多元体验方式,使得新老建筑在旷奥交替中与周边环境重建联系。
参考与借鉴:历史建筑如何以面向未来的视角和开放姿态参与社区与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进程
2006年,英国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接手了洛克·外滩源区域的承担保护与修缮设计工作。在洛克·外滩源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美丰洋行被划定为局部保留建筑,要求完整保留建筑位于圆明园路、北京东路的东、南两片建筑外墙,以及建筑南立面山花,同时,因为建筑位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修缮同时要遵循符合《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网址: http://www.jzywhzz.cn/zonghexinwen/2022/0819/1053.html